<address id="lfddn"></address>

      <address id="lfddn"></address>

      <address id="lfddn"></address><noframes id="lfddn">

        <form id="lfddn"></form>
        <address id="lfddn"><nobr id="lfddn"><progress id="lfddn"></progress></nobr></address>

        <address id="lfddn"><nobr id="lfddn"><progress id="lfddn"></progress></nobr></address>
          <noframes id="lfddn"><form id="lfddn"></form>

          智能制造在制造業中的新型應用

          發布時間:2015-07-14      新聞來源:一覽液壓英才網

             
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 5月19日,國務院正式印發了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——《中國制造2025》。《中國制造2025》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國家發改委、科技部、財政部、質檢總局、工程院等部門和單位聯合編制。為了讓廣大讀者進一步深入了解《中國制造2025》,《中國電子報》記者采訪了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李東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在采訪中,李東告訴記者,中國工業目前的情況非常復雜,各個行業進展不一。有一個形象的比喻,是說中國制造業剛剛完成了機械化,正在實施自動化,眼睛望著信息化。實際上,這說明我國是多種情況重疊,行業發展的各個階段存在重疊。要分類施策、分類指導、分步實施,智能制造才能推行下去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智能制造帶來“兩提升、三降低”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李東表示,智能制造是指基于物聯網、云計算、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,貫穿于設計、生產、管理、服務等制造活動各個環節,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、智慧優化自決策、精準控制自執行等功能的先進制造過程、系統和模式的總稱。它具備的特征是以智能工廠為載體,以全流程的智能化為切入點,以端對端的數據流為基礎,以網絡互聯為支撐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值得說明的是,智能制造不僅采用新型制造技術和裝備,而且將迅速發展的信息通信技術滲透到工廠,在制造業領域構建信息物理系統,從而徹底改變制造業生產組織方式和人際關系,并帶來制造方式和商業模式的創新轉變,甚至可以說這是一種生產方式的變革或革命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實施智能制造,會給制造業帶來“兩提升、三降低”。“兩提升”是指生產效率的大幅度提升,資源綜合利用率的大幅度提升。“三降低”是指研制周期的大幅度縮短,運營成本的大幅度下降,產品不良品率的大幅度下降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李東認為,智能制造的推廣對于勞動力需求的影響可以分兩個方面來看: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第一,具體到某一個企業,實施智能制造以后,勞動力數量的確會大幅度削減,但勞動力素質在提升。從事危險、環境惡劣、簡單重復操作崗位的工人數量預計會大幅度減少,對智能制造系統的維護人員、巡視人員、管理人員、具有智能制造知識和技能的工人需求則大幅度增加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第二,從整個制造業來看,實施智能制造以后,帶來了勞動力結構性的根本改變。所謂結構性的改變,就是指勞動力由加工制造向生產性服務業轉移,沿產業鏈向生產性服務延伸的勞動力需求會大大增加,例如軟件設計人員、遠程維護人員、智能制造系統設備的監控人員、服務人員等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從6個方面開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據李東介紹,裝備工業司正在從各個方面著手,大力推進智能制造的實施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第一,是聯合中國工程院研究智能制造的總體發展戰略,明確將來的發展重點、總體布局、實施路線圖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第二,標準先行,建立智能制造的綜合標準化體系。智能制造跨行業、跨領域、跨系統的特點十分突出,它的各種標準都很缺乏,甚至還有跨國家標準化的問題。標準已經成為全面實施智能制造的一個瓶頸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第三,下大力氣解決智能制造裝備和產品的自主安全可控問題。實施智能制造后,裝備、產品的系統是不是安全、是不是自主可控很關鍵。像新型傳感器、新一代的機器人、3D打印(增材制造),都存在安全和自主可控的問題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第四,從6個方面開展試點示范。今年工信部開展的智能制造試點示范行動,主要是選擇有條件的地區、企業和行業,開展試點示范:一是流程型的制造,二是離散型的制造,三是智能裝備和產品,四是智能化管理,五是智能服務,六是智能制造的新業態新模式。從這6個方面開展試點示范,然后總結經驗和模式,并逐漸推廣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第五,就是要大力加強基礎網絡的建設,構筑智能制造的基礎和環境。這也是當務之急。
          2015年計劃選擇30個以上試點示范項目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實際上,在智能制造試點示范方面,裝備工業司已經連續發了兩個通知。第一個通知是向全國發布了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的實施方案,第二個通知是由各省市(地區)推薦試點示范做的比較好的項目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李東透露,工信部預計要連續實施3年的試點示范,計劃今年選30個以上試點示范項目。5月20日之前將項目報到工信部,6月底前確定2015年的試點示范項目。到2016年繼續擴大試點,邊示范、邊總結、邊推廣,2017年準備全面推廣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李東還告訴記者,這次的智能制造試點示范行動與以往有所不同。一是更加注重切入智能制造的關鍵環節,而不僅僅在外圍、環境方面推。選準關鍵、突出重點,解決實際問題。二是更加注重充分調動企業積極性,更加注重企業內生動力的扶植。只有企業充分認識到實施智能制造的重要性和緊迫性,分享到智能制造帶來的“紅利”,企業才有積極性。三是更加注重增長性。德國“工業4.0”就是一個由“3.0”向“4.0”不斷增長的過程,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也要突出在示范過程的不斷增長。四是更加注重綜合性試點示范。雖然提出了6個具體方向的試點示范,但考慮到智能制造是一種先進的綜合制造模式,所以更加鼓勵多種類別在一個項目中發揮綜合示范作用。
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打印】    【關閉
          分享到: 分享到qq空間 qq空間 分享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人人網人人網 豆瓣網 MSN 騰訊微博
          技術電話:0755-86153998  銷售電話: 客服信箱:
          亚洲综合国产成人丁香五月激情